巡礼“十三五” | 康复医学科:扎根临床康复,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高水平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20-12-29

编者按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五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医院建设和社会服务各方面取得瞩目成绩,我们特别策划巡礼“十三五”系列报道,本期推出《康复医学科:扎根临床康复,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高水平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国内综合医院中发展历史最悠久、医教研综合实力最强的康复医疗机构之一,由中国现代康复医学奠基人卓大宏教授于1982年在国内率先创建(康复医学科及康复医学教研室)。自1987年至今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目前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康复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单位。2019年科室在复旦版医院排行榜全国专科综合排名第七,华南地区第一。

 

康复医学科团队集体照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

 

    以科研带动临床发展,促进学科建设

 

    十三五期间,中山一院康复医学科以临床关键问题为导向,以科研创新推动临床发展,明显提升了学科综合实力及影响力。

    陈曦教授和刘汉军教授领导帕金森病研究团队,在国内首次引进帕金森病言语障碍康复的LSVT技术,李咏雪等治疗师先后获得了国内首批LSVT LOUD和LSVT BIG的国际认证资格,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LSVT技术的帕金森病言语障碍的临床康复和基础研究工作,在首届全国帕金森病康复临床技能大赛荣获第一名(特等奖)。

    该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广州市民生科技重点专项等9个项目资助,首次证实了该项技术治疗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言语障碍有效性,并举办了帕金森病认知与运动障碍学习班,在国内帕金森病康复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科室治疗师多次获奖

 

帕金森康复团队举办学习班

 

    王楚怀教授领导的脊柱康复团队大量引进国外运动康复新技术,创新性地融合表面肌电、肌骨超声与无创性神经调控技术技术,开展脊柱伤病临床康复与姿势控制及神经调控机制研究,提出脊柱疼痛诊疗与康复新理念与新模式并在国内应用推广,牵头及参与撰写颈椎病诊疗与康复等多项临床指南,多次举办新技术学习班。

    近几年王楚怀教授获得国家卫计委临床多中心重点专项、国自然面上项目、产学研重大专项等资助总经费达1665万元,实现了科室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在国内本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扎根临床科研促进了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拓,明显提升了临床服务能力,科室借此创建了临床特色品牌,提升综合实力。

 

脊椎康复团队举办的脊椎伤病学术会议暨新技术培训班

 

    组建团队完善设备,凝聚合力勇创佳绩

 

    十三五期间,科室整合医教研团队,形成了言语产生及障碍的神经基础、帕金森病言语与运动障碍康复机制、脑卒中认知与运动障碍康复的生物力学和脑功能机制、脊柱相关疾病生物力学与神经调控等特色研究方向,建设和强化了拥有脑电/事件相关电位系统、经颅磁和经颅电刺激系统、近红外成像系统、三维步态与动作捕抓分析系统等设备的言语与听觉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实验室和脊柱康复与姿势控制实验室。上述研究平台的完整性、先进性和交叉性在国内康复医学界处于领先地位,为展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整合后科室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先后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的研究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000万元,居于国内医院康复医学科基金项目前列。

    在上述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科室在J.Neurosci.、Cereb. Cortex、Neuroimage、Hum. Brain Mapp.、Neurobiol. Aging等神经科学、神经影像和老年医学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70多篇,其中在J.Neurosci.和Cereb. Cortex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是国内康复医学科首次以通讯作者单位在上述神经科学顶尖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此外,科室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国内康复医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中文论文40多篇。可喜的是,刘汉军研究员入选了2019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这是国内康复医学领域学者首次入选该榜单。

 

刘汉军研究员入选了2019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

 

    十三五期间,科室着力科研成果的转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获得1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中山大学2019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1项。黄东锋教授、李乐研究员和毛玉瑢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获得了2018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创新成果一等奖和2019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项,这是国内康复医学界在产学研方面获得的最高水平奖项,充分体现了科室在科研成果转发方面的潜力。

 

黄东锋、李乐及毛玉蓉荣获产学研创新成果奖

 

    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国外交流与合作

 

    科室始终把人才作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十三五期间全力加强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

    陈曦教授和李乐研究员作为访问学者分别到美国RUSH大学医学中心和得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和TIRR 赫尔曼纪念医院进修学习,全面提升了科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王楚怀主任多次赴欧美及日本访问交流,达成多项科研项目的合作。

 

 

康复医学科主任王楚怀教授到国外考察访问并达成合作

 

    科室先后先后引进近10名国际优秀人才,这些青年人才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成为科室科研力量的主力军和科研水平提升的倍增器。(康复医学科)